军训砺锋芒,安全筑防线,高一新生军训地震疏散演练
马赢伯主任讲解疏散要领
应急避险环节
学生按照指定动作撤离
晨光微露,暑气初散。2025年8月26日,郑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的操场上已整齐列队,一场作为新生军训“安全教育必修课”的地震疏散演练正式开展。学校以“实战化”为核心,将防震减灾融入军训课程,帮助高一新生掌握应急避险技能,筑牢校园安全基础。
演练严格依据学校疏散方案执行,政教处副主任马赢伯担任现场总指挥,后勤、医疗、信号等多个小组协同配合,确保演练顺利推进。
早晨6时40分,全体高一新生准时集合。马赢伯首先进行培训,结合校园布局详细讲解着避险要点:“地震发生时,迅速躲避在课桌下或讲台旁三角区,用书本护住头颈;疏散时弯腰低姿,用书本防坠,按指定路线撤离。”
培训后,学生在班主任带领下返回教室。班主任逐一关闭电源、检查门窗,并反复提醒:“第一声警报响起,立即躲避,不要慌乱!”尖锐的警报声骤然响起,演练进入“应急避险”环节。学生们迅速俯身钻入桌下、双手护头、书本顶首,班主任巡视检查,确保每位学生动作规范。
约一分钟后,第二次警报响起,示意“地震波消退”,疏散开始。学生在老师们的引导下,以班级为单位,沿预设路线弯腰护头、快速撤离。所有人员安全抵达操场指定区域后,班主任迅速清点人数,确认无人员“被困”或“受伤”。
马赢伯在总结中表示:“大家以军训纪律完成了演练,但应急疏散要领不是‘演练结束就结束’,而是要时刻牢记的日常课。”他鼓励同学们主动学习防灾知识,将技能转化为保护自己、帮助他人的实际能力。
将地震演练纳入军训,是学校践行“安全第一、预防为主”的重要举措,有效提升了高中学生的应急反应和团队协作能力。学校将继续以常态化开展疏散演练、安全教育活动等完善校园安全教育体系,为每一位同学的高中生活奠定坚实的安全基础。